113學年度8-10月紀錄所_拿相片來講古 典藏社區記憶
本次音像藝術媒體中心參與113年高教深耕USR計畫,於8月份選定臺南市大內區「環湖里社區發展協會」,辦理兩場次的「拿相片來講古:社區記憶工作坊」,由曾吉賢老師、黃宇振研究生授課,帶領社區長輩們了解老照片對於臺灣民間記憶的重要性。每場次約有20-25位社區長輩參與工作坊,其中更有兩位長輩已逾90歲。 第一週課程,由黃宇振研究生擔任講者,他提到其家庭相本中,有其母親表演話劇的照片,進而發現其母親曾參與臺灣歷史事件──「臺糖反共抗俄宣傳列車」系列活動,為連結家庭相本與臺灣歷史事件的成功案例。呼籲社區長輩不要輕視家中相片,需要妥善保存,並於現場進行數位掃描的示範,更提醒要實現異地備份。講師分享照片時,社區長輩也會踴躍發問,主動發表想法。 第二週課程,則由曾吉賢老師主講,課程除延續上次議題之外,主要分成三部分:第一,由曾吉賢老師透過自己父親擔任臺鐵列車長的老照片講述家庭故事,並以此引導社區長輩講述自己家鄉的故事,第二,則是於課堂上展示上週長輩提供給媒體中心團隊掃描的照片,並講述這些照片的故事、內容,以及相關的記憶。第三部分則是照片保存的一些小撇步,包含注意存放位子的溫溼度,以及照片「不要護貝」,因護貝的塑膠材質會隨著時間而分解,會連帶使照片跟著護貝膠膜一同分離、剝離。 工作坊中許多人帶上家中相片,有些利用資料夾分裝照片,有些則是散裝在不同袋子中,在上課前便與三兩好友分享照片中的故事。分享的照片內容,以結婚照、服兵役照、小孩出遊為大宗,相較於現在數位時代較隨性地拍照方式,當年的照片拍攝地點、服裝多半較正式、較嚴謹,其中到像館拍攝沙龍照、家庭合照更是常態,由此可見攝影器材的改變,連帶影響著照片在內容與風格呈現上的轉變。 撰稿人 :魏碩瑩
社區老照片牆(魏碩瑩提供)
黃宇振研究生分享其母親的相片與「臺糖反共抗俄宣傳列車」有關的故事(魏碩瑩拍攝)
長輩提供老照片(魏碩瑩拍攝)
曾吉賢老師引導長輩分享照片故事(魏碩瑩拍攝)
現場示範照片、底片數位掃描(魏碩瑩拍攝)
社區記憶工作坊大合照(音像藝術媒體中心提供)